深秋的郑州,虽然气温不断下降,但10月28-30日,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观展者却热情高涨,不断讨论着所见所闻。原来,由中国测绘学会主办的2020中国测绘学会学术年会(以下简称“学术年会”)与第十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正在举行,本届博览会以“万物互联,智绘驱动—新测绘服务新发展”为主题。2万多平方米的展厅里汇聚了200余家参展商,展出了包括硬件装备、软件、集成系统、解决方案等在内的各类地理信息技术最新成果,让参观者应接不暇。
作为业界更具规模、更高规格、更加权威、更为专业、更有影响力的博览会,在做好严密的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博览会如期而至。本届博览会还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虽然现场参展人数受到严格限制,但是线上直播等数字化展览方式却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效。
作为产业的风向标,本次学会年会与博览会充分展示了5G、北斗卫星导航、大数据等技术与地理信息行业之间的相互融合。跨界融合产生了更多新技术、新应用,各不同厂商之间的相互合作碰撞出更多火花,地理信息的价值被进一步挖掘。
本次博览会是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领域的一次大阅兵,汇聚了全国行业顶尖的装备、技术与方案,参展单位纷纷亮出了看家本领。
步入博览会,一家以红色为主色调装修的展台吸引了观展者的注意,而展台前面一直旋转的全站仪让人不禁上前观看。这是南方测绘自主研发的伺服全站仪,又被称为测量机器人,是可以单人操作的智能平台。该自动全站仪,配装6.0英寸高清LCD触摸屏,实现了自动照准目标、自动搜索棱镜、自动高速测角,测量过程、数据记录、数据传输和数据的自动化处理等功能,再次提升了外业测量的效率。
可进行“人机对话”的RTK接收机,同样让参展者纷纷驻足,与其对话几句也颇有趣味,而这仅仅是RTK的语音操控,更有意思的是,除了能够选择外文模式,还具有方言选项。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为全球提供服务,已经早早研发应用北斗卫星信号接收装备的企业,无疑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不远处,硕大的珠峰峰顶测量海报前的仪器格外亮眼,这是上海华测导航专为珠峰峰顶测量研制的接收机。“珠峰峰顶测量对我们国产装备是一次非常好的测试,我们的设备经过了珠峰高海拔、低气温、低气压的考验。”上海华测导航副总经理徐益德介绍道。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箱、固定桩……这些地灾监测能手也是上海华测导航此次展出的重点装备,这些普适性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研发生产的。
这是上海华测导航在今年第一次参加行业博览会,今年的博览会也让徐益德感受格外强烈,“整个行业都在变化,互联网行业的融合越来越明显,这或许会推动行业的发展。同时,企业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此次博览会的参展企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全面,可以让观展者对地理信息行业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专注于激光雷达和航空遥感技术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北科天绘携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机载激光雷达亮相。这些展品中包括了北科天绘在2019年推出的小型激光雷达云莺,重量仅为3kg,测距1000m。而微型激光雷达蜂鸟,重量仅为1.2kg,测距150m。据介绍,这些产品指标全面领先国内外同类产品,微小型激光雷达在实现高效、高精度三维测量的同时,还能灵活敏捷应对多种外业环境。
采访中,记者听到其他观展人员感慨此次展会中的各式各样无人机设备,此次博览会所展出的无人机可谓各有千秋。
沃飞长空(吉利科技集团旗下)展出了两款无人机,其战略市场部负责人江雁告诉记者,他们的无人机翼展看起来大,续航时间能达到3~6个小时,最开始应用于安防、巡检,现在在测绘领域得到应用。“我们对自己产品非常自信,因为从飞控平台到大部分硬件,都由我们自主研发生产。智能电池提供动能,适用的环境更加多样,各项参数非常优越,适配多种载荷。”江雁也认为,无人机航测市场竞争激烈,技术进步迅速,很多企业仅用半年时间就能将各项技术的差距缩小。因而,在市场中,不能只低头研发,还要更多地关注用户需求。
欧比特携全资子公司广东绘宇智能参展,集中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卫星遥感模型、宇航芯片模型、无人机、珠海一号卫星、宇航电子芯片、人工智能芯片等高精尖产品,管网探测、排水检测清淤修复、智慧城市应用平台、航测遥感、卫星大数据行业应用等领先技术成果和行业解决方案的展示,让其展位的观展者络绎不绝。
在国产装备企业一展风采的同时,也少不了一些国际知名品牌亮相于博览会,Leica、ESRI等企业也纷纷展出最新产品,满足各类参展者的需求。
传统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装备在博览会上大放异彩的同时,新面孔也为此次博览会带来新亮点。面对新加入地信行业的“狼”,部分传统地信企业当家人在表示压力大的同时,也认为这样竞争与挑战反而更能激发出地信人的能力,进一步推动行业繁荣,实现万物互联。部分地信企业最新技术的展示,无疑也表现了这一点,地信人的创新能力与超强能力,还在不断爆发。
顺丰科技、京东物流、美团、滴滴、大疆等企业跨界参展,让观展者对“万物互联”以及地理信息应用有了更为形象的观感,电子导航地图、快递、共享电动单车、打车出行……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服务都与地理信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些跨界而来的企业,让此次博览会更加多元,也更加丰富。
在美团展区,无人配送车成为了此次博览会的一个亮点。以自建的智能调度系统搭载北斗定位导航系统,美团建立了MAI超市无人微仓,研建智能配送系统,实现从客户线上下单、货架自动拣选、AGV小车运输、自动结算打包到无人车运送全流程无接触配送。该款无人配送车在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小区居民配送蔬菜,有效避免了人力配送交叉感染的风险。
大疆展位前可谓门庭若市,他们展出了最新产品DJI L1与DJI P1,L1集成了Livox激光雷达、测绘相机、高精度组合导航系统和三轴增稳云台等模块,P1是全画幅航测新标杆。据大疆工作人员介绍,两款产品拥有多项自主技术,在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操作门槛,提升了便携性及易用性。目前,全球已有数万台大疆无人机应用于测绘领域,相信随着新产品的推出,无人机+负载+软件的组合将迸发出更大潜能,实现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智能化落地。
在另一个展台上,不少观展人员戴着VR眼镜感受三维场景,这就是超图展位。只需要将VR眼镜连接超图的平台软件,即可感受另外一个空间的真实与精彩。三维GIS与VR融合,打破了三维GIS采用2D显示屏浏览的模式,实现了真实感知与虚拟空间的有机结合。参展者还纷纷现场操作感受了超图今年最新发布的SuperMap GIS 10i(2020)。超图软件提出了最新的GIS基础软件五大技术体系(BitDC),即大数据GIS、人工智能GIS、新一代三维GIS、分布式GIS和跨平台GIS技术体系,丰富和革新了GIS理论与技术,很多参展者表示还在这里“上了一课”。
成立于2017年的土豆数据,随着产品实力、服务能力增强,今年在博览会上的展位面积也相应增加。展会上,土豆数据展示了地理信息SAAS平台、豆寻五目倾斜摄影相机等多项成果。
据土豆数据员工介绍,土豆数据通过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打造了“在线数据采集更新、在线建模处理、在线共享协同、在线多场景应用”的“在线化”地理信息产业的全新模式,通过数据协同与共享,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bob·(中国)官方网站。同时,基于云原生引擎打造的自然资源“数字大脑”,使原有生产效率和在线空间分析计算能力双双提高了近百倍,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人效,极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助力地理信息和遥感产业数字化、智慧化变革。
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奋战了近二十年的厦门致睿智控总经理陈阳,带着自家新品来到了此次展会。面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无人机企业,他依旧信心满满。“很多企业都是先做无人机,后切入测绘市场。而我们不同,我们是在无人机能够为测绘提供服务时,根据测绘需求研发产品,我们是属于逆向开发,更懂得测绘中的痛点和难点。”针对海量无人机航测数据传输效率低的问题,他们研发出了相应产品,并在此次博览会展出,改变五镜头相机的数据传输口,就能将传输时间缩短好几倍。他认为,原本的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有自己的“圈子”,“现在既然有企业可以跨界而来,那么我们就可以走出去,随着技术的发展,专业的壁垒被打破,地理信息应用的范围更广了,机会也更多了”。
本届参展商更为多样,地图文化、产业园区、测绘类高校、测绘单位都在本次博览会占据一席之地,并且一些新朋友也在此次博览会中大放异彩。在产业园区中的鹤壁5G+北斗试验区展馆里,作为鹤壁市数字经济发展重点企业,垂天科技重点展示了垂天5G智慧合杆相关产品,“新”意十足。垂天科技智慧合杆为智慧城市提供算力、算法,为5G网络的全域覆盖提供载体,为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提供精准地理数据,使城市拥有灵敏的神经末梢感知系统。
疫情影响下,作为世界范围内少数还能举办展览的几个国家之一,在整体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中国疫情偶有小部分波动,因而展会的举办格外慎重且严格把控,尤其对参展人数进行较严格限制。而为了将行业最新动态传播出去,在做好充分防疫准备工作的同时,“互联网+”的展会模式也让更多人足不出户就能一饱眼福。
两个月前,行业人士还在担心博览会能否如期举行,电话咨询主办方。而最终博览会全面、细致又严格的防控举措,让每一位参展人员放心、安心参展。
据悉,此次博览会的举办,依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贯彻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中国测绘学会在严格按照自然资源部的要求,认真执行河南省政府、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按照“科学、精准、有效”防控的要求,特别制定了多项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健康必查、信息必录、体温必测、消毒必做、突发必处。
每天到了博览会入场时间,会展中心门口的参展人员排着队伍,佩戴参展证,配合工作人员扫二维码出具健康证明、检测体温,依次进入,整个过程进行得有条不紊。
本届博览会还首创推出“展商直播秀”,让每个展商拥有独立的直播间,无须安装任何软件,打开手机就可像短视频APP一样简便地直面全球用户,便捷的线上互动,满足不便到达现场观展人士的需求,同样受到了追捧。据数据统计,6万多人次观看了博览会直播,4万多人次观看了学术年会直播。
“给主办方点赞”“专业直播、多角度、高清镜头,点赞”“XX省地勘院打卡”“不去(现场)也能看到,厉害了”……各种留言刷得飞起,甚至还有观众问“现在动身去现场还来得及么?”
对于博览会限制观展人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展览方式,很多参展商认为反而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对于往年博览会,虽然现场的人数少了,但是我们发现前来参展的人更‘纯粹’了,大家都是带着问题、带着需求、带着目标而来。比如很多来到超图展台的观展者,他们会咨询数据的呈现、数据量的承载甚至使用等问题。”除了现场为观展者答疑解惑,超图工作人员借助直播等方式让观展者了解相关产品与技术。“以往,可能看完展会后,技术与产品就会被忘记,但是现在借助直播,观展者反而能不断回顾展会内容,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说到这里,工作人员难掩其兴奋之感。
同样,还有很多“纯粹”的学习者参加此次学术年会的各主、分论坛,参观博览会,大部分论坛座无虚席,很多人员站着听完了专家学者们的讲解。在河南这样一个测绘院校集聚的大省,有些学子年会展会期间早早从邻近城市赶来,聆听专家们的学术报告,分享博览会上的科技成果,使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得到了很好的普及。
不论是测绘硬件装备、软件技术、数据服务、集成系统还是解决方案的设计与生产,需要久久为功、精雕细琢,而飞速发展的技术、日益多样的需求、竞争激烈的市场,对地理信息企业甚至其他领域的“入局”企业提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从激烈竞争脱颖而出的企业,其技术、产品、服务,必然经受得住市场与用户的考验。